切爾西邊鋒諾尼?馬杜克以5200萬英鎊(約6000萬歐元)的價格加盟阿森納。這筆轉會的意義,遠比表面看起來更深遠——它甚至讓人開始反思:對切爾西新老板運營策略的嘲笑,是否真的恰當?
單看數據,馬杜克的表現不算糟糕:2048分鐘的出場時間里貢獻7球3助攻(進球+助攻),對頂級俱樂部而言雖不突出,卻也絕非災難。但直觀觀感卻遠更負面——上賽季英超,只要看過切爾西的所有比賽,就會發現馬杜克常常是進攻的“終結者”:他的推進傳球數據平庸,導致自身風格極具預測性;但凡有機會,他總會選擇邊路內切,而這種內切的成功率也僅屬中游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,熱刺以相近價格(5500萬英鎊)簽下的庫杜斯,已是歐洲最頂尖的盤帶手之一。對比之下,馬杜克的性價比顯得尷尬。
他在禁區內的表現更是“看天吃飯”:有時能打進精彩進球(比如上賽季對陣萊斯特城),有時卻會浪費最基礎的機會。不久前的世俱杯上,他零進球零助攻的表現進一步印證了這種不穩定——尤其是對陣洛杉磯的比賽,他不僅錯失良機,4次內切嘗試也僅1次成功。
更讓切爾西球迷無奈的是,馬杜克總與“低級失誤”掛鉤:比如和杰克遜爭搶帕爾默的點球主罰權;上賽季還因擋住帕爾默的射門,直接毀掉一次得分機會;甚至曾因越位線判斷失誤,讓對手趁機破門。總而言之,他更像一個“無頭蒼蠅”式的球員。
切爾西內部早有消息稱,俱樂部愿意在“合適報價”下出售馬杜克——這看似大方,實則更像清理冗余:畢竟球隊已引進埃斯特瓦奧、吉滕斯和若昂?佩德羅(后者雖可勝任多位置,但近期更多作為前鋒出場),馬杜克在進攻線的位置已徹底邊緣化。
若不是阿森納介入,恐怕難有頂級俱樂部愿為馬杜克支付5200萬英鎊——若他只能去桑德蘭這樣的中下游球隊,身價必然大幅縮水。正如法布里齊奧?羅馬諾所言,阿森納與切爾西管理層關系極佳,這為交易鋪路不少(近年間阿森納從切爾西簽下凱帕、哈弗茨、若日尼奧等,更早還有威廉、大衛?路易斯等案例)。
但問題在于:阿森納為何需要馬杜克?他在切爾西主打右路,近期更多客串左路,且據稱阿爾特塔親自推動這筆交易,甚至在轉會前就與球員溝通過。可阿森納的右路有薩卡(球隊最頂級的球員之一),花5200萬英鎊買一個右路替補顯得離譜;左路已有馬丁內利、特羅薩德,還有年輕的尼爾森;再算上十字韌帶受傷后狀態成疑的熱蘇斯——馬杜克是否比這些人更強?答案恐怕是否定的。
過去幾年,切爾西一直被當作“俱樂部管理反面教材”:教練頻繁更迭、揮霍無度成常態。曾經的歐冠和英超冠軍常客,在新老板手下從未真正沖擊過兩大頂級賽事冠軍——花15億歐元買人,卻讓球隊變弱,這無疑是災難,所謂“長期規劃”更像空談。
但出售馬杜克這樣的交易(以及彼得羅維奇即將以2500萬英鎊加盟伯恩茅斯,而切爾西買他時僅花1700萬英鎊),再加上世俱杯的意外奪冠,讓人不得不產生疑問:或許從商業角度,切爾西的模式自有其道理?接下來,看看他們會以什么價格出售菲利克斯等“冗余球員”,或許會更有答案。